查看原文
其他

学风 ┊ 胡安顺: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辉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2021-11-07


(本文系“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学风征文活动作品选登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礼记》上指出为学之道有五,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首先提到的是“博学”,可见“博学”对于做学问是最为重要的。所谓博学,就是多读、多看,多问。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尽管需要完成外语、专业课、论文写作发表等任务,但读书无疑是最重要的。如果在三年时间里,没有读几本书,知识结构不全面,整天埋头于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其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反之,如果在三年时间读完了专业的基本书籍,知识充足,眼界开阔,即使发表文章少,其质量必高。所以只有多读,才能胸中有本,才能言之有物,气盛言宜。韩愈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设想,不养护根茎而能得到硕果,不增加膏油而能看到光辉。


古今大学问家的成就无一不是苦读博涉的结果。例如西汉董仲舒少时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竟然三年不进自家花园一顾;晋代杜预时刻不忘观书,于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等学科无所不通,时有“杜武库”之美称。宋代范仲淹幼年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疏食不充,划粥断齑,日昃始食。清代国学大师王念孙八岁即读完了“十三经”,且旁涉史鉴。民初国学大师刘师培八岁始学《周易》辨卦,十二岁即读完四书五经,虽一生短促,仅享年三十六岁,然著作等身,横贯文史哲。


在当今这个时代,要想潜心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有许多干扰,诸如网络干扰,手机干扰,电视干扰,就业干扰,情感干扰,交游干扰、填表干扰,等等,真正用于读书的时间很少。作为研究生,应尽量排除各种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读书和研究中去。可以这么说,学习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抗干扰的能力。《孟子•告子上》有一则弈秋诲人学弈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弈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若受到干扰,不专心致志,尚不得精通其道,研究生面对的是专业理论学习,而今干扰又远多于援弓射鸿,所以如果没有一点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精神,没有司马迁“绝宾客之知”的决心,要想顺利完成学业,进而达到出类拔萃,是不可想象的。凡是优秀的研究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抗干扰的能力强,自我约束能力强。


认识到多读的重要性,并等于就能把书都好,还得掌握读书的技巧。读书的技巧很多,这里仅谈谈博涉和精读的关系。由于需要阅读的书籍太多,而时间又很有限,所以必须把博涉和精读结合起来。有些书必须精读,有些书则只做到浏览即可。二者都很重要,必须兼顾,不可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中的道理笔者在给2011级中文基地班的寄语中有所阐述,此转录如下:


夫见有详略之分,粗细之别,各兼优劣,不可不察。详细者穷其枝叶,大小无遗;粗略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穷其枝叶固然最能得意,然事事如此,时岂足用?走马观花虽不能尽知花之细微,然毕竟亲临其境矣,既见花之形色矣,此与毫无所见者相较何如?若以就食喻之,粗略者如食之不精,抑或食不果腹,虽然,其与食未及齿者相较何如?学问之道与游览、就食之道同,比如浏览《诗经》一过与从未涉阅甚或不知《诗经》为何物者相较何如?虽愚者不辨自明。五柳先生云:“好读书,不求甚解。”书山学海,非好读不足以致其博,非甚解不足以求其精,然生命有涯,欲两全其美,鱼熊得兼,难矣。故知书不必卷卷精读,而不可不翻阅之,不可不浏览之。正如天下之山水,虽不必逢山必穷其高,遇水必探其深,而人皆欲亲身参观之,游览之,岂能唯观舆图画作于华屋、徒听描绘介绍于厅堂乎?


读书对研究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功课。但是光是读书而不学会写文章照样是不行的。合格的研究生最终是拿文章来说话的,知识的多寡,见解的高下,技能的强弱,创新度的优劣,最终是通过文章来体现的。将来走向社会,也往往是要通过文章来实现人生价值的。诸子百家,马迁班固,正是由于妙笔生花,才显示出了他们学说的高深、胸怀的博大和思想的光辉。古人非常看重写文章,《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中把“立言”与“立德”、“立功”并列,可见“立言”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古代知识分子在不能实现立德、立功的情况下,人生抱负一般选择的都是立言。一部洋洋50万言的《史记》正是司马迁在“立言”思想的支配下完成的。


所谓立言,就是建立新说。真正的新说可不是容易建立起来的,它不仅需要得到时人的肯定,更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百年千年历史的检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写成后又修改了二十一年后才献给朝廷,以许慎的学识,博士祭酒,五经无双,为什么还要再修改二十一年才先公诸于世呢?无非是要立言,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厚积薄发”是“北大”老一代的传统,一篇文章写好后迟迟不发表,反复修改,一放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目的就是要立言,一旦发表即成定论。如果一篇文章东抄西拼,陈陈相因,毫无新意,甚至字句不通,逻辑混乱,面目可憎,不可卒读,怎么可能立言?有人认为只要发表几篇文章,编写几本书就是立言,这完全是误解。作为研究生的文章,达到立言固然有困难,但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只有建立这样的意识,才会在立意、材料、方法、布局、语言等方面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常道。但有一条可以肯定,那就是好文章一定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就像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其技术一定是练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天才出于勤奋,美文出于勤写。只要勤写,笔下必然生辉。古今中外的文章大家,没有一个不是勤于动笔的。一个平时不动笔的人,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能写出好文章,就像一个从来不下水的人,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成为游泳健将。对于研究生来说,在多读书的前提下,一定要敢于下笔,勤于动笔,勇于修改。所谓“敢于下笔”,就是只要有新想法,即使不成熟,也要敢于及时把它写出来,不必有畏难情绪,不必怕人讥笑。初学写文章,不成熟,不被认可,不能发表,这很正常。所谓“勤于动笔”,就是要多写,不断地写,不能光有想法而懒于动笔。想法不等于文章,从想法到文章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想法是需要材料去证明的,而材料的收集整理谈何容易!有些想法只有变成文章后才会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而有些想法看起来很美好,但当要把它写出来时,才发现根本不能成立。所谓“勇于修改”,就是要有勇气对自己文章大刀阔斧地修改,不厌其烦地调整文章结构,推敲字句,将可有可无的语句、段落坚决删除,如壮士断腕,毫不可惜,做到惟陈言之务去。文章不像写字,字是越改越难看,文章是越改越漂亮。所以要勇于修改,大胆修改,不必有所疑虑。文章刚写好时,往往自我欣赏,自鸣得意,看不到其中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冷静下来,虚心听取他人特别是导师的意见,或者放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省检不足。不可第一天写好,第二天就想把它投出去。投的快,退的也快,欲速而不达。


指导毕业论文,是导师指导研究生最重要的环节,导师水平的高下、文风、责任感、个性特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最为充分,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能否得到飞跃性的提高也主要是看这个时候。所以研究生在论文撰写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导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导师的意见去修改,包括文章的选题、标题、结构、表格、语言乃至标点符号等,同时应将导师修改过的内容与原文一一对照,找出差距,寻求启示,举一反三。切不可自以为是,或者只是将导师修改的部分过录过来完事。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其中“气”是指思想内容,“言”是指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立意、布局、藻饰等技巧,思想内容决定文章的优劣。撰写论文和撰写一般文章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能通过多读不断充实自己,加强修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且能勤于动笔经常历练撰写水平,就一定能在较短时间内写出上乘的文章。


谢绝网游,关掉手机,面壁潜心,功夫必深;勤于笔耕,勇于修改,千锤百炼,文必出彩。归乎归乎!来哉来哉!金光灿烂,琼瑰盈怀。


(文章首发于微信:曲江研途)



心有良知璞玉 笔下道德文章


——访陕西省语言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导师胡安顺教授





  

“止干戈,一海内,代神农,千古雄风犹在;旁日月,抚颛民,顺天纪,万年土德长存。”这是2001年胡安顺先生应陕西省黄帝陵祭陵办邀请为清明节公祭黄帝陵所撰写的对联,之后连续多年他都为黄帝陵撰写对联或祭文。先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在古汉语教学、科研改革方面堪称学界风范。


胡安顺先生是商州区白杨店人,幼时丧父,家境贫寒,童年时代常常上山割草放牛,但他好读书,爱学习,常常在豆油灯下看书至深夜,甚或饭食之际手不释卷。小学、中学时期,他的作文屡次得到老师的讲评,毛笔字也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以为运笔得法,点画近于字帖。1964年秋上初中二年级时,他由商县夜村三中转学到新疆兵团农六师103团子校,1966年到农六师子校上高中,196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103团任连队战士、班长和文教。1973年就读于喀什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赴华东师大中文系进修,1981年考取东北师大汉语史硕士研究生,1984年毕业分配到陕西师大中文系任教至今。先生说,在他求学的路上,也有过艰难。在商县上中学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生活最艰苦,缺吃少穿,顿顿稀饭就酸菜,整日饥肠辘辘。住宿条件也很差,全班数十男生挤在一个大宿舍,冬天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晚上个个缩在被窝当“团长”。转学到新疆后情况有所好转,但经济上依然困难,尤其是在读高中的日子里。不过,生活虽然艰苦,精神上却没有多少负担,他一心学习,且对前途充满希望,无论在商县三中还是在新疆兵团中学,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在兵团中学还当了班长。“文革”停课期间,他自学读了不少中外名著,增长了许多知识。文革结束后,他问学于史存直先生,师从李葆瑞先生专攻音韵学,得到名师指点,获益不少,在专业上取得了不少成绩。恩师的谆谆教导,常使他感念不忘。1987年,先生又在北京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为期一月的古汉语高级讲习班,授课教师有郭锡良、何九盈、蒋绍愚、张之强、王宁、许嘉璐、赵诚、何乐士等先生,他们当时风华正茂,而成就卓著,讲授风格各异,均对先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陕西师大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先生长期担任古汉语教研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从最初的讲师到副教授、教授、博导,一步一个台阶,荣誉与日俱增,但先生的信念和宗旨丝毫未变,始终坚持读书教书著书,立人立德立言。



  

先生书房中的书很多,主要是古代典藉,八九个书架也装不下,满地都是整摞整摞的书,几无立足之地,内容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平日里除了给博士生上课以外,先生都是在书房里撰文、编书或从事诗词写作。多年来,他先后编写出版了《左传纪事精选》《白话淮南子》《音韵学通论》《春秋左传集解释要》《古代汉语》《雏凤新声》《春秋左传辞典》《说文段注疏义》等书,发表了《长入说质疑》《关中人辨识古入声字方法说略》《左传辞令的语言特色》《汉语辅音韵尾对韵腹的稳定作用》《唐代洛阳诗人用韵考》《汉语音同义通例证》等学术论文。先生撰写的论文观点新颖,论证严密,有多篇在高层次刊物发表或被有关刊物全文转载。他的代表作《长入说质疑》对王力先生的“古无去声说”提出质疑,北大周祖谟先生称该文“足与江晋三之说相证”。他撰写的《汉语辅音韵尾对韵腹的稳定作用》提出汉语韵尾对韵腹具有稳定作用。《春秋卿士辞令与战国策士辞令异同论》指出卿士辞令与策士辞令的不同特色及形成原因,这些结论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尤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先生主编的《左传记事精选》,因注释详明、评论允当等特点受到海内外读者的高度认可,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年度奖。著名《春秋左传》专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沈玉成研究员曾称赞说:“《左传记事精选》采纪事本末体,足使读者详知首尾,正可与其他选本相辅相成也。注释详明,篇末评语亦见允当,所附地图尤费心力,即如仆亦获益匪浅。”另外一书《音韵学通论》200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已连续10次印刷,印数近5.4万册,发行到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港、台地区,获陕西省政府奖,北京图书大厦列为畅销书,中华书局列为精品著作并送到德国法兰克福图书市场参展。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以来已第8次印刷,印数达4.8万套。这是他主持的教育部高师面向21世纪重点教改项目成果之一,教材从内容到形式上加大了改革力度,突出了实用性、知识性、系统性和学术性,且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第一部竖排版《古代汉语》。


近年来,胡安顺先后主持教育部高师面向21世纪重点教改项目、陕西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5项,参与主持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辞书编写规划项目1项,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著作8部、教材2部,在《方言》《文史知识》《语文研究》《陕西师大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在《诗刊》《诗词》《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报刊发表诗作数十首,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成果奖、陕西省政府优秀成果奖、教学改革奖等6项大奖。2011年9月17日,受中央电视台之邀参与了关于鬲字古音及文化意义的讨论。
  


  

在教学、科研之余,胡安顺先生对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的写作也颇感兴趣,常应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邀承担碑文、祭文及楹联的撰写工作,例如1999年应陕西省海外联谊会之邀参与了黄帝陵立澳门回归纪念碑碑文的撰写工作,2001年至2006年连续多年应陕西省黄帝陵祭陵办之邀为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撰写对联或祭文,2004年应长春国信投资集团之邀撰写《长影世纪村记》一文,同年应咸阳市政府之邀撰写《咸阳湖记》,应华夏首届梨园文化论坛组委会之邀撰写《梨园弟子祭祖文》,2009年应西安市政府之邀撰写《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记》,2010、2011连续两年应陕西省黄帝陵基金会之邀为重阳节陕西台湾共祭轩辕黄帝撰写祭文,其中《长影世纪村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记》《崇文宝塔赋》等文分别被刻碑立于长春、西安长安区、泾河新城等地,参与起草碑文的《澳门回归纪念碑》立于黄帝陵。


先生所写的诗文、对联,注重形象、气势、神韵和字词锤炼,构思巧妙而严守规矩,咏史诗刻意突出历史的厚重感。例如《秋韵》:“寒蛩唧唧绕厅堂,一夜秋声天下涼。正恨暑長消无計,梦回忽见菊花黃。”《辋川行》其五:“辋川三月柳含烟,访鹤山僧今未还。满院落花不需扫,且留香物伴人眠。”《昭陵颂》:“贞观青史话明君,自古兼听有几人?开国雄才五帝业,安民盛世万家春。成雕六骏名中外,入画百官威鬼神。遗韵绵延千载后,昭陵代谒忆贤臣。” 2002年清明节为黄帝陵公祭撰写的对联:“经天地,顺时变,建中华,垂万年法式;正衣裳,叙人伦,造书契,创千古文明”等等,无一不显示出先生的胸怀、学识和熟谙律诗楹联技法的功夫。


1969年先生在农六师103团上夜班时写过《夏夜麦田浇水》这样一首诗:“明月弯弯弯似弓,扬花小麦半齐胸。兴来挥铲效大禹,困至倒身成卧龙。残夜寒风难做梦,垄头空啸易平庸。晓迎红日天山出,万道霞光似剑锋。”根据诗中之描写,那时生活艰苦,大漠戈壁,残夜寒风,但先生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同时,坚持以诗为伴,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精神如霞光,思想如剑锋,故知先生有今天的作为就不足为怪了。



  

人常说字如其人,看先生的书法“养乾坤正气,法汉魏文章”,有柳公权的苍劲有力,瘦骨遒劲,亦具王羲之的流畅自然,透着含蓄和委婉。黑白淡墨间,枯润相宜,干湿有度,在圆润与遒劲美中透出一种力量,也许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先生成果丰硕,立德立言,学生遍及四海,可是为人还是那样的平和谦谨,于学生他谆谆教诲,于恩师他感念在怀。处世做人,淡然超脱,而不失原则。为学辩难,毫不退缩,精进不已。正如他在《咏梅》诗中写的那样:“抖落严霜气馥芬,朔迎凄烈最精神。岁寒方见骨风傲,雪白何如天性纯。意僻凌尘清自许,情偏抗世苦争春。冷枝任教风摇曳,不把芳心轻与人。”
  

胡安顺先生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学者,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除了搞好专业外,还应一专多能,为传承祖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尤其在当今大环境下,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扬尤为重要。采访结束,辞别先生的时候,他赠与我一本新编的古体诗文作品选《雏凤新声》,内容是他指导学生所写的古典诗词对联及文言作品,同时附录有先生近年写的古体诗文作品,我非常喜欢。先生为我在屝页上写了这样几句话:“文成于思,思源于学,学积于勤,勤决于志。”这也许是他对于我这个商洛晚辈的教诲与鞭策吧!看着这位慈眉善目的长者,我衷心祝愿他身体康宁,青春长在!


文章转自《商洛日报》 作者 刘峰丽



微刊发布:每周日晚发布最新一期《微享周刊》,敬请留意微信提醒。


查阅往期:回复对应期号(阿拉伯数字)即可获取相应微刊。如输入数字【086】,将会收到第86期的内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